呼吁制定《自主品牌促进法》

日期:2008-03-13 浏览:258 作者:王永 来源:品牌中国网

    呼吁制定《自主品牌促进法》

    加强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和保护

     这是我委托我的好友,全国人大代表,天明集团董事长姜明提交的议案。请大家多提意见!品牌联盟作为一个以促进中国自主品牌发展为己任的民间机构,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我们也在2007年8月8日首届中国品牌节上提出倡议:

    我郑重承诺:将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战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自主品牌产品,在没有自主品牌产品情况下,优先购买华人品牌产品,绝不恶意损害民族品牌的形象,以实际行动为“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希望得到广大新浪网友的支持!

    关于联盟:http://www.brandcn.com/corp/

    首届中国品牌节http://www.brandcn.com/ppj/

    案    由:

    呼吁制定《自主品牌促进法》,加强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和保护

    案    据:

    塑造品牌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在打造品牌的同时,需要对品牌进行保护,并不仅仅是对商标注册上的保护,更需要从法律上对品牌进行保护和扶持,尤其是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而且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升级的重要标志。国际经验表明,创建强势品牌不仅需要发挥好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也需要各级政府来共同培育。对于中国品牌的保护,国家虽然制定了一批保护品牌的法律法规,如《商标法》、《专利法》、《广告法》和《反不当竞争法》等,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有必要通过制定《自主品牌促进法》来补充,从而对品牌进行有效的保护,更好地为中国自主品牌服务。

    一、我国的品牌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品牌已经开始逐渐赢得了消费者和市场,海尔、联想、华为等品牌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力,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还比较薄弱,对企业的品牌保护还不够。国内知名品牌的商标频遭抢注,比如“同仁堂”、“九芝堂”等被日本抢注,“青岛”啤酒则被美国抢注册等。这为企业的品牌国际化付出了巨大代价。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83年 3月我国颁布《商标法》以来,各级外贸企业在国内的注册商标仅为 5000多件, 在国外注册的约700件 ,仅占全部商标的1.2 %左右,与产品商标国际化要求相距甚远。而反观美国,在我国大陆注册商标就多达12500多件,占全美产品商标的60 %以上。目前,中国品牌的平均寿命只有两年,品牌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二、国家对自主品牌的支持政策需要法律化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制定了一些优惠的政策,比如政府采购对自主品牌的优先等,并进行了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但是没有法律化和程序化。经营环境不是企业所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来调解,创建一个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文化,政府的作用不可缺失,国际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推动和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

    1、十七大胜利召开,提出要加快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5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2、中央和国家机关带头使用国产自主品牌汽车

    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做好公务用车节能减排工作”、“带头使用国产自主品牌、小排量、经济环保、手挡变速的汽车”、“除特殊需要外,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明确了中国政府汽车采购的变化和趋势。

    3、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和发展进行支持

    根据新近实施的《上海市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和发展进行支持,其中奖励金额达到200万元。专项资金由上海市政府设立,重点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同时支持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以及品牌建设的公共服务项目等。这一《办法》规定,对获得“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企业,专项资金将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市场竞争力品牌”等称号的企业,则给予一次性100万元的奖励。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