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限制令的逻辑错误

日期:2011-06-13 浏览:566 作者:路胜贞 来源:品牌中国网

  限速,实际是限制市场。假若真的把速度限制在20公里以下,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生产出来的电动车变得和自行车一样,没有了比较优势,市场需求就会丧失,大量的产品就会积压到仓库里。积压就会导致电动自行车资金吃紧,甚至企业倒闭,在中国经济正日趋银根收紧的亲狂还可能出现大笔的资金转移,在加上电动车企业家的可能引起的流失,损伤的巨大很难是我们难以承受的。2000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中,将会被涉及,直接影响的经济总量约为3600亿元,牵扯到就业人数和相关配套服务工作岗位将高达数千万个,在中国就业吃紧,企业资金紧缩的前提下,带来的隐形损失难以估量。

  电动自行车加速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经济越是发展,要求交通工具越快,火车提速,动车的出现,和汽车数量急剧增加,恰恰印证了这个判断。

  而电动自行车的提速。是普通收入阶层适应中国飞速发展的需要,他不但极大的提升了普通人的出行效率,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他减缓了中国城市的交通压力。

  有人主张用发展公共交通来提高人们出行效率,事实上,这个不但在短期无法实现,而且即便发展也是无法解决交通的现实问题。

  历史经验证明,无论如何发展,只要私有汽车和公务、商务汽车的数量持续增加,道路的发展将会永远落后与现实的需要。

  目前成都、北京、广州都修了地铁,但是地铁并没有改变交通现状,随便以一个上班的高峰北京为例,在北京复兴门地铁站你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通道之中,人头攒动,人贴着人,前后排相隔不过一拳的距离,每次抬脚只能前进小半步,空气很沉闷,夹杂着满耳的嘈杂声。

  事实上中国多数的大中城市的公交车也是如此,原本限载75人的汽车,每站都会拥挤进上百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沙丁一样,前胸贴着后背,夹杂汗臭味的拥挤在密不透风的车厢里,每一站都是上不来、下不去。

  即便是资金到位,道路更加宽阔,也依然无法依靠公共交通解决目前的交通拥挤问题,如果还想把这些电动车所有者推向这个原本就超负荷的公共交通系统,不但是不负责任,而且还是极大的限制了人们的出行的选择自由。

  一个社会的发展应该允许多样的出行方式,城市的任何规则都应该以尊重最基本的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城市的发展是所有人利益的保障,绝对不是贵族化的发展。政策的宗旨是为人服务,当他脱离了人的真实需求后,他的合理性就会大打折扣,当他与社会的正确需求想背离时,必然会被藐视,这样的结果反倒是损害了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甚至使社会公众对标准制定者或者政策制定者的行政能力产生怀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品牌中国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转载请标明---来源:品牌中国网

  本作品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来源:品牌联盟网,作者:路胜贞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