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应循序渐进

日期:2010-08-31 浏览:487 作者:王永 来源:品牌中国网

  最近,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讨论很热烈。今年三月,温总理首先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尤其是进入六月以来,以富士康跳楼事件之后的加薪为导火线,全世界开始大范围热烈的讨论中国加工资的问题。至此,收入分配讨论进入白热化。

  今年6月,我在陕西拜访了汉中市妇联主席许秋雯,她告诉我,在汉中有时候几百块钱甚至都能改变一个贫困家庭的命运。遗憾的是,我们的政策决策者不乏“三门”干部,他们从家门到校门,再从校门到衙门,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城市,接触的是那些有钱的大公司,缺乏对贫困地区和小公司的了解,制定的政策缺乏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我很赞成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一些地区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但我认为收入分配改革急不得,必须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切忌搞一窝蜂和一刀切。理由如下:

  首先,在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很难操作。目前虽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出现了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民工荒的现象,但我们不要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其实,出现民工荒只是局部现象和阶段性的。总体而言,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的,这一点大家到西部或者农村走一走就知道了。从根本上来说,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价格也要按照市场需求来决定,很难靠行政手段提高。对于这一点,希望大家有充分的认识。

  其次,以制造为基础的中国经济很难承受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高。我们不要被富士康加薪的表象迷惑。富士康的加薪有特殊的背景,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主导了这次加薪,而且富士康是一家规模很大,实力很强的公司,其做法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效仿。台湾在大陆的很多企业纷纷对此表示忧虑。即使是富士康本身,在加薪之后也表示,富士康将把部门加工厂迁至西部地区,目的自然是应对过高的人力资源成本。

  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很多依靠出口的民营企业利润其实很薄,而劳动力成本占到了它的一大部分。就连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坦言,海尔的利润比刀片还要薄。一旦劳动力成本急速大幅增长,原本就处于微利状态的制造业与代工业的处境更加恶化,这些企业就面临破产。目前,中国依然是出口依赖型的经济,中国难以承受大批出口企业的倒闭,或者出口额急速下降的局面。

  大家记得,在四年前的德国世界杯上,一只中国制造的可爱“格列奥”,在德国售价高达19.95欧元,而在扬州玩具厂的出厂价格却仅为1.45欧元。这次南非世界杯赛场外,一个大喇叭的售价从20兰特(约合17.7元人民币)到60兰特(约合53.1人民币)不等,而企业的出厂价格只有1到3元钱了。四年过去了,中国小商品低端廉价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变。每台售价499元的ipad,其成本仅为219.35美元,利润约279.65美元,而富士康的组装费用仅为11.2美元,除去人力成本和其他费用,利润少得可怜,无异于在针上面削铁。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