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关系”引爆社交强能量——网络时代生存法则

日期:2013-11-26 浏览:5625 作者:李光斗 来源:品牌中国网

  “千万不要和丈母娘打麻将,千万不要和比你有想法的女人上床,千万不要和好朋友合伙开公司。”这是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一段曾引起广泛传播的台词。虽是戏言,但“不要和好朋友开公司”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却发人深思。

1.jpg

  为何几个相互了解的好朋友一起开公司就会遇到层层阻碍,而一些彼此生疏的人合作往往会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还要归因于社会学中所说的“强关系”与“弱关系”。

  早在1973年,社会学家克·格拉诺维特就对《中国合伙人》中所言的“好朋友”做了明确定义,即“强关系”。格拉诺维特指出:“强关系”就是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稳定但范围有限的社会关系。相反,另一类相对社会关系较浅却更广泛的,被称为“弱关系”。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只接触一两次的朋友,长时间没有联系的远方亲戚都属于“弱关系”的范畴。

  研究发现:在一个人工作和生活中,与其最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关系”,而是“弱关系”。聪明的人会把大多数工作时间花在与“弱关系”打交道上,并拥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弱关系”系统,这就是所谓的“人脉”。他们知道 “强关系”虽然稳定牢固,但“弱关系”给予他们信息获取方面的帮助却是“强关系”不可比拟的,它拥有更快更高效的传播效率。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亲朋好友之间的交谈内容通常会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圈子,而你却对这个圈子了如指掌。比如,你的老邻居兴高采烈地跑到你家中大声宣布:昨天来了一个新邻居!他并不知道,这个消息昨天你已经从搬家具的伙计口中得知。这就是所谓的信息重叠,“强关系”同你生活在同一圈子,你们的信息大多数是互通的,由此而产生的过多的赘余信息会浪费你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通过“软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是新鲜的,闻所未闻的,这样的信息价值更大,会给你带来更好知识和经验的扩充。

  所以,“弱关系”理论的本质并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每一个“弱关系”成员都构建起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不同的信息可以通过“弱关系”传递给不同的人。依靠这些“弱关系”,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

  “弱关系”提供给我们更有效更实用的信息。调查显示,由“弱关系”构成主要信息网络的公司,其创新能力将是那些指望“强关系”公司的1.36倍。而那些干脆不指望熟人,信息全部来源于媒体和知名专家的公司的创新能力更达到了1.5倍。可见“弱关系”所带来的信息收益会对你的公司有巨大的帮助。这也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和好朋友开公司往往更加艰难。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弱关系有多广,我们的舞台就有多大。

2.jpg

  遇见困难时,除了亲朋好友,那些“微弱关系”也能及时给予你帮助。当今网络涌现的微博、QQ群、论坛等社交网络都可以算是一个“弱关系社区”。每个社区都中聚集大量彼此互不认识的陌生人,他们可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种族。当你遇见难题寻求帮助时,通常会得到几十个,几百个回复。每个陌生人都会热心给予你帮助,提供有效信息,其中不乏一些资深专业的人士。当你正在为最近上映种类繁多的电影大片犹豫不觉时,时光,豆瓣之类电影评论的应用就可以给你帮助。网友在观看完电影后会晒出自己简短想法和观后感,知名的媒体人也会给一些专业的影评,“这个电影太棒了,画面剧情都很出色。”“这个电影真是无聊,中间不知道睡了几觉。”我想此时你已经有了答案。从这些你所不熟悉的人给出的回复与讨论中,你能及时得到有效信息,填补知识漏洞,问题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弱关系”确实可以爆发出“强能量”。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士逐渐把“弱关系”人脉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大批学者专家开始认识到“弱关系”所能带来的巨大商业宣传效果。于是借助“弱关系”的营销应运而生。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