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为袓国培养高技能骨干人才

日期:2014-09-15 浏览:422 作者:欧廷君 来源:品牌中国网

  作者:欧廷君 转载时须注名作者及来源,否则必究。

  从中央确定“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至今,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己达1266所,涵盖4759个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骨干人才队伍。全国高技能骨干人才在近十年来增加了12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26%。在世界眼中,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高等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国情下,高职教育肩负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责任和使命。对于寻求调整经济结构、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亟待加速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中国人民期待职业教育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习总书记在今年6月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此,笔者认为,探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之路,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骨干人才的唯一选择。

  强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高职教育转型升级

  我国高职教育在数量上占整个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品牌的科学定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职业性”与“高教性”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还要指导学生实训、实践;参与企业相关的研发工作,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是我国目前所有高校科技成界转化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上的一项中心工作。

  面对“理论与实践型” 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院校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育才机制,实现“立体式” 的全能服务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项工作的好坏,关键处决于“理论与实践型”教师的引进与利用,现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更是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条适合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成功之路。

  1、培养高技能骨干人才, 高职院校师资能力是关键。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培养高技能骨干人才,就应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性”。 是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上的迅速提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新技术掌握程度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突出高职教育其“高教性”的特征。强化高技术骨干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等措施,是当今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骨干人才的关键。为此,迫切需要国内高职院校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但以上众多具体实施最终回归是能体现“职业性”和“高教性”的教师队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文莲、院长雷立成在这方面做得出色,他们率领院校各处系负责人,不断强化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用人机制,实行竞聘上岗,突出办学特色,对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各系专业,由知名专家教授亲自授课。同时,配备专业的辅导教师对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上进行系统指导,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使该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在国内同行业中脱颖而出。该院校相继荣膺为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专业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和国家骨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示范单位等诸多殊荣。

  2、强化科技项目创新能力,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

  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阶段,高职院校不能忽视“高”层次性。需要提升自身院校项目的研发能力,提高师生综合创新能力,这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水平与技术含量显得尤为重要。国内高职院校广大教研人员应主动为各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以满足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实现高职院校促进甚至引领区域产业的发展。大家知道,高职院校教研人员是这项工作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我们有必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尽快打造高职院校科技项目成果市场化,教育品牌国际化。为社会各界提供科技项目成果有效转化与培养技术骨干人才队伍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先后组建了多个科研创新团队,年完成各类技术研发、推广、转让等有偿服务项目100多项,迅速提高了该项目企业单位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强化教职人员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高职教育转型升级。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教育部下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全国高职院校应打破高校传统的“学历制”教育思维,更新服务观念,结合当今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和要求,积极承担各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性培训服务,以满足各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秉承这个办学方针,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政府、各行业、企业进行技能技术培训年达12000余人,迅速提高了这些单位人才的整体素质。在此,全国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举”为原则。积极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做到教育“面向人人” 、“学以致用” 的办学方针。使全国每所高职院校均能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高职教育新的使命,要求高职教育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职教育转型升级,尽努力,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和提高技术性人才的全面发展。使我国高职教育在社会化服务中能迅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创高职教育国际品牌 打造人才就业升级版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高职大专院校初次就业率,超过众多“211”院校。“为什么会如此? 答案应该是我们优秀的高职院校负责人,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上,破除传统的思维方式,找到一条适应市场客观要求的发展之路。其核心内容就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专业更明确”的育才方略,值得我们借鉴!更是当代国内所有高职院校走国际化教育品牌的唯一选择。

  1、专业以市场为前提,学生就业方有保障。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与经济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彼此同呼吸共命运。教育发展中的每一次起伏,是直接反映国家经济的阴晴表。 面对国内高校学生(特别非职业技术类)就业压力加大,与目前出现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也许是某些院校在所系各专业设计上,缺乏对自身院校与市场的科学研究而贪多求全。缺乏自身院系专业特色,在国内外市场上无自身院校的主打专业品牌,这或许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根源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亟待我们有关部门着重研究、寻找良方!在此,笔者认为,全国高职院校在院系专业设计上,须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结合自身院校师资力量与专长,对院校所系专业进行精确定位,找准适合市场客观要求与自身院校发展来开设各系专业。并把所系专业做专、做精、做强,让自身院校所系专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品牌。证如学历教育的清华、北大,高职教育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典型的成功个案。他们根据自身的师资实力与所属各系专业特长进行科学定位,形成强势品牌,在国内外形成良好的口碑,不但能让学生掌握较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毕业前后就找到理想的工作与莸得良好的新酬待遇。

网站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品牌联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需要同本网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投诉电话:010-51581866转网络部